202411日,我國全面禁止短鏈氯化石蠟(SCCPs)的生產、加工使用和進出口。作為氯化石蠟應用的下游行業之一,近日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聯合24 家聚氨酯泡沫填縫劑(OCF)重點會員企業共同發表聲明,堅決執行短鏈氯化石蠟淘汰規定要求。

發表聲明的東元科技有限公司等24OCF企業表示,堅決執行短鏈氯化石蠟淘汰規定,不采購、不使用含短鏈氯化石蠟的原料;加強質量控制,推動產品質量提升,為建材行業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建波表示,促進行業良性發展、加強協會內部交流、實現互利共贏,是聚氨酯協會的服務宗旨。協會將與聚氨酯泡沫填縫劑重點企業一道前行,共同營造行業健康的發展環境,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參加聲明的24家企業將在產品包裝上印制統一的二維碼,向社會公開承諾,并接受監督。

氯化石蠟是一種石蠟烴的氯化衍生物,根據碳鏈長度,可被分為短鏈氯化石蠟、中鏈氯化石蠟和長鏈氯化石蠟。氯化石蠟具有低揮發性、阻燃、電絕緣性良好等優點,被廣泛用于生產電纜料、地板料、軟管、人造革和橡膠等制品。在OCF產品中,氯化石蠟同樣作為增塑劑出現,因其價格較其他組分更低,部分低質OCF企業可能會通過過量添加氯化石蠟的方式降低成本,導致產品出現粘接性能下降、易粉化等問題。

李建波介紹說,SCCPs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附錄A所列明的淘汰物質。它具有長期殘留性、生物累積性、半揮發性和高毒性,并可通過各種環境介質(大氣、水,生物等)長距離遷移,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具有嚴重危害。2012年,加拿大政府認定“所有氯化石蠟都被認為對人類健康有害”,并禁止在該國制造、使用和進口氯化石蠟。2017年,短鏈氯化石蠟被正式列入《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POPs公約),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淘汰其生產和使用。

據了解,我國氯化石蠟(CPs)年產量接近100萬噸,涉及上百家企業。作為斯德哥爾摩公約的締結國之一,中國正在加緊對短鏈氯化石蠟的淘汰管理工作。20221229日,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8號《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發布,自202331日起,除橡膠傳送帶、皮革業、潤滑油添加劑、戶外裝飾燈管、防水和阻燃油漆、粘合劑等九類用途外,禁止生產和使用短鏈氯化石蠟。20231231日豁免期后,短鏈氯化石蠟全面禁止生產和使用。2022123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通過了關于批準《〈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列入短鏈氯化石蠟等三種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修正案》的決定》,《修正案》自202366日對我國生效。據此202366日,生態環境部等11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多氯萘等5種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風險管控要求的公告》。20231016日生態環境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中國嚴格限制的有毒化學品名錄》(2023年),20231229日商務部等三部委公布《禁止進口貨物目錄(第九批)》和《禁止出口貨物目錄(第八批)》,都將短鏈氯化石蠟納入名錄。

來源:中化新網